| | 我常常的享受各種美食,這是千千萬萬和我父親一樣辛勞的農民所生產出來的食物,希望在品嘗美味的同時,也能記得這些農民的辛勞付出,及向天學習得的生命智慧,讓我們用文字、用影像等方式,來感謝他們的辛勞!來瞭解他們的生命! 也歡迎你(妳)一起來記錄! 朝祥于山城發聲工作團隊 請將你的稿件寄到guevara4900@gmail.com 在主旨上註明:為老農立傳 | | | | | 徵求認同「扶助農民,消除盤剝」、「讓 消費者獲得合理價格」、「降低食物里 程,愛護地球」這三大理念的熱心人士 ,加入我們的志工。 身為人耕食志工,我可以做什麼? 訂閱人耕食電子報; 將人耕食電子報與網站的文章,轉載 於你的FB、部落格,或者將網路文章 寄發給你的親朋好友,讓更多人得知 相關訊息; 召集親朋友好友、厝邊隔壁擔任人耕 食直銷志工; 投稿人耕食電子報。 聯絡方式 fpccgoaway@gmail.com | | | | | | | | 《新重農主義,才能廢核!》──(三) | | 日前看到某篇社論,該文作者提出,因 為擁核派與反核派始終使用「專家觀點」而各執己見,不僅兩方未能有效對話,也造就核電問題成為知識霸權與菁英之爭,使得人民被排拒於討論之外。上述所說的 確不失為政治正確,但當該文作者接著大談「缺電說」,不免引起筆者進一步思考,人民當然也必須是討論主體,只不過,有效的公民討論是立基在人民的公共需求 之上,抑或陷入未經省思的「缺電說」呢?
缺電,當然是一般人民所關心,卻是身為用電絕對大戶的財團企業們最憂心的問題,畢竟,民生用電與工業用電的消費量,根本不成比例。但是,思考為何缺電?思考如何解決缺電問題?絕對比擔心會不會缺電,更來得有建設性!
為什麼台灣的電力需求會一直上漲呢?因為政府想要將台灣變成<自由>經濟島,所以眼前要設的「自由經濟示範區」,肯定造成電力需求無限增長;因為建商炒 作房地產,所以就算普通老百姓都買不起,高樓大廈還是要一直蓋下去,建商與政府聯手全台推都市更新,電力需求能不一直往上飆?;因為政府說要吸引台商回 流,所以電力要充足,電價要便宜,此為誘因基礎;因為政府說怕企業外移,所以電力要更充足,電價補貼要再加碼,倒貼也是必然。由此可知,經濟結構不進行調 整,電力短缺的警鐘就會一直響。
但經濟結構調整不能是抽象高蹈的空話,必須提出具體落實之路線,即是筆者再三倡議之「新重農主義」路線,農業,不是用來憐憫小農或回味純樸農村的慰藉 品,它是一種戰略性產業。農業絕對可以創造超出主流刻板認知的新增就業人口,不只解決了失業率的問題;安全/有機農業的推廣,也可以解決部分的食品安全問 題;高糧食自給率、糧食安全,亦是一個國家主權維續之基礎。
就經濟成長面來分析,發展農業,乃是操之在政府與人民手中,而不需要招商引資、不仰求資本,不必為滿足資本逐利極大化而犧牲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。就電力 需求分析,農業發展不只是最低量耗電的產業,我們可以發展太陽能、家戶型風力與沼氣發電,及善用農村在地資源發電,以達成農村電力自主自給自足,甚或有餘 電向都市供應,就可不斷降低對能源燃料進口之依賴度,實現能源主權與電力主權。
當農業大復興大成長,都市人口不斷淨流出,電力需求與房價同時自然急劇下滑,如果不採新重農主義路線,都市人口有增無減,怎可能抑制電力需求成長?
要將擁核派與經濟部所長期建構電力需求與經濟成長的鎖鏈斷開,找回屬於人民的主體經濟路線,即新重農主義,才能有效破除缺電說之恐嚇!
本系列回顧: 《新重農主義,才能廢核!》──(一) 《新重農主義,才能廢核!》──(二) 本刊也推薦閱讀: 歡迎雲林出外青年 返鄉選村長、鄉民代表!(一)
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,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。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刊物,我們感謝也歡迎您定期小額捐款 戶名: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郵政劃撥帳號:22464246 | | | | 《造花枝》協力造屋日誌之「第四日」 | | 老張 第四日 2月20日星期四 到《造花枝》的時候,家禎說她中午就要離開,阿沐則說灰和朋友去看中醫了,中午會回來,像是排班似的那樣巧。家禎和灰同年,今年都剛好三十歲,家禎是南投草屯人,以前是念商的,之後會到草屯一家農場工作,她說這樣就可以住在家裡。 因為張遠剛來這兒,我這兩天有空就會陪她,所以沒有和家禎多聊,所以對家禎的瞭解不多。在這裡第一次感覺,一個陌生臉孔來了、一個熟悉面孔走了,過客,彷彿是我。 接近中午時,知道灰的三個朋友會一起回來吃飯,算起來是六個大人一個小孩的用餐人數,我便和阿沐一起準備中餐。阿沐主廚,我幫忙切菜,我說要準備多人的伙食不容易,阿沐說他當兵時在獨立排一人負責全排二十多人的餐飲,這些人數的餐點不算多,語罷,繼續揮動鍋鏟。 先回來的是一個美國女生,在政大研究所讀台灣文學,一個驚嘆號。後來灰和兩個女生一起回來,據說他們現在在台南籌備一間民宿,也都是她們自己親手搭建,覺得 很驚奇。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,但我碰到的好像都不是,甚至比我認識的前輩人都還堅毅、勇敢,「草莓」二字是如何定義的? 吃完飯後,一個叫恆生的中年男子前來,雖然短髮灰白,但氣色溫潤光滑,有少年人的精神。恆生和灰好像以前認識,從事水電工作的他,頭上戴著貝雷帽,像一個儒雅的藝術家。恆生見了我就遞給我名片,我低頭讀了名片上頭的公司名稱,叫做「永續生態整體改善研究所」,很有意思。 恆生的到來,很快解決了昨日無法解決的給排水問題,好像問題從沒有發生過似地。「我們這裡很神奇吧?要甚麼就來甚麼!」灰說這話時,笑容裡藏著滿足。 我在大廳側旁的玻璃上,看到竹林的倒影嵌上了室內牆上的龍騰圖,既像是龍在林子裡蟄伏,也像是大自然佔據了這廳。我想,這裡確實神奇,總有巧妙的因緣互相靠攏…。後來人把廳裡的燈光熄了,風吹動葉梢的聲響就大了起來。
你或許也會感興趣: 《造花枝》協力造屋日誌全系列 | | | |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